“威尔, 你演的太棒了!那种情绪全部到位了!”
在一场戏结束后, 乔伊激动地冲到威尔面前……一脸兴奋的仿佛要生猴子了!
刚才一幕戏,是整个球队的成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的一个场景,威尔需要将那种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反差与顽强, 还有那种对梦想的执着都在这一场戏中反应出来。
无论观众台上的各位观众如何给他吹口哨喝倒彩, 或者是歧视他谩骂他, 但是他就是要拿出那种不服输的气质,用最漂亮的击球和上垒回击那些人。
他就是这个赛场的王者, 没有人可以代替他。
演到后面, 威尔身上不只有原角色该有的那种气质, 他自身那种君临天下的王者气质也呼之欲出, 仿佛他成了主宰整个赛场的王。
演技太棒了!
乔伊很庆幸选了这么一位颜值和演技俱佳的黑人演员。毕竟史皇帝不是白叫的!
威尔很谦虚地说道:“不要那么大惊小怪的导演,这是作为演员应该做到的,比起黑人影帝丹泽尔华盛顿、杰米福克斯他们,我还差远了。”
乔伊摇摇头,然后顺势拍了拍威尔的肩膀,“别谦虚威尔, 他们有他们的优势, 而你, 也有你的优势, 为什么美国人那么喜欢你?为什么你能成为超一线巨星, 就是因为我们喜欢你身上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气质!整个美国, 除你之外没有人能给我们这样的触动了!”
随后乔伊走到场边, “继续拍吧, 不要停,用你的演技征服所有人。”
她心底深深的认为,选择威尔史密斯,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他身上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气质,很好地诠释了男主人公这位在逆境中顽强拼搏奋起反抗追逐梦想的少年。
他深深地打动了她,也一定可以打动观众。他和男主人公简直是完美的契合。
上午的戏拍摄完,乔伊悠闲地坐在她在剧组布置的完整的mars酒吧里,搁着腿唱着小曲儿。
威尔坐到她的对面,拿了一杯鸡尾酒,“乔伊,我发现你真的是一个工作狂。”
乔伊翻着手里的场记表,似乎不愿意浪费时间去闲聊,“因为我曾经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了,所以我需要花费双倍的精力才能把过去浪费的时间补回来。”
威尔用手扣了扣桌子,“嘿,回个神大导演。”
乔伊看着他,“怎么了?”
威尔似乎很佩服得看着她,“你都没有私人时间的吗?大导演,你这个年纪的女孩子,应该除了工作,还要享受恋爱才对。”
乔伊放下场记表,笑眯眯地看这威尔,“我享受过,16岁就开始享受了,享受到23岁,整个好莱坞都知道。”
“……”威尔似乎有些无言以对,“我在你正年纪的时候……可是谈了好几场恋爱,一个人如果只有工作而没有充实的感情世界,那会很干瘪。”
乔伊用笔咬在嘴里,歪着头说道:“我对伴侣的要求很高,所以我觉得可能一般人达不到。”
威尔笑道:“如果你对另一半的要求都是像派拉蒙太孙那样的,我想那确实好莱坞没几个人能达到。”
乔伊立刻否认,“不,我可没说是那样的哦,我要求很高,只是希望他拥有比较高的专业领域技能,以及成熟的心态而已。”
威尔摇摇头,“你们这种人……喜欢把条件框死的人,是不会有戏的。”
乔伊无所谓地笑了笑,“那就没戏好了,我早就想好了,我并非一定要找一个什么人的,虽然我时常感觉到很孤独,但是我可以追求在事业上的梦想来弥补这种空虚感。”
随后,乔伊遣散了众人去吃午饭,吃完午饭下午继续拍摄。
不过走之前她特意提醒了配光师,“简,先把下午那场戏的配光配好再走哦~”
乔伊在拍摄电影的时候,也有三板斧。
第一板斧就是之前说过的,她运镜下的镜头和场景,后劲十足,越嚼越有味。
那么第二板斧,就是她不像其他好莱坞电影一样,用数字中间片做配光。
这比任何传统特效都要让数字技术控震惊,因为这是在向新世纪的行业标准进行明目张胆的挑战,只能以“彪悍”二字形容。
电影要做配光,就是调色,主要出于两个理由:其一,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光源条件下拍摄的镜头之间难免存在差异,如果不加处理直接冲印,镜头剪辑在一起就会显得不和谐;其二,创作者也会出于自己的艺术追求,使影片画面呈现某种特定的风格。
一般电影的配光工作,是在将胶片处理成数字中间片后,完全在数字环境下进行的,配光师能获得的效率和自由度都极高,通过电子配光机的电子回路显像,配光师依然可以直接预览配光结果,从而快速地工作。
但是乔伊不,毕竟数字化配光效果无法达到最终导演想要呈现出来的效果,她宁可花两倍的力气去做最传统的配光,这也就是为什么她的电影中一般,色彩都是特别吸引人,绚烂、拼色、撞色、斑斓、鲜艳。
传统的配光,是完全使用光化学的方式来调整胶片里三原色的曝光量,要观察调整后的结果就必须冲印出实体中间片。因此配光师往往要调试多次:做一次调配,等待冲印,观察结果,然后继续修改,如此反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