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小张虽然是学徒,活也不少干,就按照传菜员的工资给发了。
这样一来,比他之前的工资就高多了,算是全薪了,小张第一次拿这么多钱,心里十分高兴。
他家里的老娘和两妹妹总算不用再担心了。自此,小张开始努力工作,吃苦受累他都不怕。那些大爷让他干嘛,他就干嘛。
到了月底的时候,寇婉茹又给他发了奖金。
小张拿着这些钱,都快哭了。一时间,也不知如何是好。他拉着寇婉茹的胳膊,说道:“寇姨,我不值当这么多钱,这钱您还是拿回去吧。”
寇婉茹就说:“这傻孩子,可别哭呀。你干得好,大家都看在眼里了。这就是发给你的奖金,每月谁干的好才有呢。这就是咱们店里的规矩,给你钱你就拿着吧。”
小张这才放心收下了,这边管吃管喝。他干脆就只留了五块钱零花,剩下的钱都拿回去给母亲了。
他大妹妹终于不用辍学去打工了,初中毕业后,她也可以读高中了。
自此之后,小张就更勤快了。
三个老伙计凑在一起,都说,孙元宝有福气,找了个这么好的徒弟。
孙元宝却笑道。“我这也是托了容五爷和牛哥的福。不管怎么说,以后也算后继有人了。”
老牛听了他的话,也说道:“我这也是托了容五爷的福。不然,我儿子就去蹬板车了,家里的房子卖亏本了不说,我老伴指不定怎么样呢?”
两人又唏嘘了一番过去的那些经历。
只有老钱听着他们说话,脸上一点表情都没有。
他并不羡慕老牛有儿子,孙元宝有徒弟。
经过他儿媳妇那么一闹,老钱这人越发孤寡了。他也不想收徒弟,也不想要儿子。
像现在这样每天好好干活,赚自己的饭钱,有个心善的东家不会亏待他们。偶尔能跟老伙计聊聊天,喝喝小酒,这种日子老钱心里觉得很踏实。
后来,苏秀秀就发现,三位大爷的到来,不止解决了前台招待的问题,而且还带来了其他的福利。
钱大爷其实是个酿酒好手,他亲手酿的那些酒,就跟他本人一样。在经过了几十年的风雨雕琢之后,酿制成了甘醇可口的美酒。这就别说自己喝,拿出去也是难得的佳酿。
老钱一听孟洪明说,这酒可以放在菜馆里卖,很痛快地把自己的酒交到了店里,而且还很痛快地揽下了为店里酿酒的活。
这老钱自酿酒一经推出,马上获得了客人们的钟爱。特别是这酒在别处都喝不到。慢慢也就变成了私房菜的另外一个特色。
有些人甚至是专门为了喝酒而来,却又被那一桌华美的菜所吸引,又跟店里的大爷投了缘分。于是,下一次还想过来。就这样回头客越来越多。
至于孙元宝,他这些年一直在倒腾蔬菜食材。
虽然没有大富大贵,可是早年间学过的为人处世方式,却让他在菜市里很有人缘。
孙元宝也有一大帮老伙计。
很多市面上买不着的菜,孙元宝也能托人给弄过来。而且价钱也合理。
除此之外,他总能买到最新鲜最好的食材。这买菜的活,后来就不用孟洪明亲自去跑了。直接就交给老孙和他外甥去干了。
这样一来,孟洪明也轻松了不少,而他的菜谱又丰盛了很多。
此外,宅子里的花花草草本来已经荒废了,他们搬过来之后,也没请专人打理,整体而言就显得有些空荡荡的。
孙元宝问过容五爷之后,就打算重新种一些观赏性比较强的蔬菜。
这样一来,也就成了他们的私房菜馆的另一个特色。
后来,有客人觉得园子里的小蔬菜特别可爱。
孙元宝就会笑眯眯地说。“要是喜欢您就随便摘两个。等会儿,我拿过去后面交给我们大师傅,求他做个小菜出来,就算是我老孙送您的。”
客人们自然是喜欢得很,就更觉得这私房菜很有趣了。
当然,这些就都是以后的事了。
不管怎么说,有了他们这三个大爷,私房菜馆是越来越好了。来订位子的客人也越来越多。
三个大爷可以互相调整着休息,可厨房里只有孟叔一个人在灶上掌勺,根本就没个空闲。
苏秀秀也曾担心,怕他会累坏了。就想着不然的话,他们以后每周规定休息一天,比如星期三不营业,进行调整就完了。
可孟洪明却不干,他跟苏秀秀说。
“我这儿已经等了几十年了,好不容易能随心所欲的做菜。这对于我来说,不只是一种工作,也是我生活的全部乐趣。我这并不觉得累,天天做饭也不会腻。秀秀,你就让我做吧!”
苏秀秀也没办法,只得让他继续干下去。
寇婉茹心疼她男人,切菜的功夫慢慢也练得差不多了。她每天都能在厨房里打个下手。这样一来,孟洪明也能轻松不少。
可在7月份,苏秀秀期末考试的时候,寇婉茹突然接到电话。她老家的堂哥意外去世了。
寇婉茹还忍不住念叨呢,寇德信前年刚刚再婚,娶了隔壁村的王寡妇,这才过了几天安稳日子,怎么这就去世了?
寇德信也算是寇婉茹在老家,最后一门儿血脉相连的亲戚了。
说起来,因为寇德信娶了王寡妇,王寡妇为人刻薄,对三个孩子也不太好。
寇婉茹还曾经上门闹了几次。所以,他们的关系并不是很亲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